近日,2025年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遴选结果揭晓,我校入选辽宁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培育),中药学院获批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试点院系,“绿色化学、智能制药—《药物合成反应》 ‘知识-能力-价值’三维育人课程思政体系的创新实践”“融贯课程思政,赋能专业建设—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药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个项目入选辽宁省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标志着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育人关键抓手,从顶层设计到教学实践,持续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顶层设计 布局谋篇
顶层设计谋全局,构建系统化育人框架。学校立足“双一流”建设与“新医科”教育改革全局,以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搭建-目标导向”闭环机制,系统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学校统筹、学院主抓、课程落实、专业贯通”的立体化推进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出台《沈阳药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南》,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创新打造“通识-基础-专业-实践-个性化”的五阶交叉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耕“红色药学”育人品牌,确立“专业成才与精神铸魂”同频共振的培养目标,实现思政教育与药学专业教育同向同行、深度融合。
二、融合实践 深化拓展
多措并举抓落实,筑牢全方位育人根基。以师德师风为核心,构建“红色引领、能力提升”培养体系,通过多维举措推动课程思政落地生根。组织教师赴瑞金等地开启寻根铸魂之旅,强化理想信念根基;聚焦学科特色,开展分层分类课程思政培训,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发挥“头雁效应”,由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授思政课,树立育人标杆;打造“红色药学课堂”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成132项思政案例,让每门专业课程都能在课程思政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讲出独特的“特色”,亮出鲜明的“本色”;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红色校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等各环节;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中国工业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舞台上的思政课”,形成“厚植文化沃土 奋进荣药征程”文化节品牌并连续举办三届,先后开展30场文化活动,丰富校内思政浸润场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200余支团队开展“三下乡”医药科普服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担当;举办“四个药眼”专项大赛,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作用,引导学生在剧本创作、角色演绎中,深化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三、育人成效 树立标杆
丰硕成果显成效,树立高质量育人标杆。通过系列举措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形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育人成果。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8门,以标杆课程辐射带动整体建设,实现从 “单点突破”向“整体提质”的拓展;“红色药学课堂”数字平台获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思政精品项目,平台建设凸显特色亮点;课程思政改革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赛道)中获奖5项,充分展现了学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力与创新水平。
学校将锚定“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立足辽宁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红色药学”育人品牌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药学教育深度融合,致力于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沈药方案”,为国家医药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审核校对: 赵云丽、岳东梅 、李 宁、王欣丽、于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