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2025中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传统药物国际研讨会在沈阳药科大学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2日 22:47  作者:  来源:   点击:[]

      10月12日,2025中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传统药物国际研讨会在沈阳药科大学南校区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的中药守正创新”为主题,来自日本冈山大学、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近4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40余名专家、教师、研究生代表参会,共绘中药学传承创新发展新蓝图。

本次研讨会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中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辽宁省中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联合承办,围绕中药和传统药物研究的新技术、新思路等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共收到28所高校投稿121篇,会议报告46场。

10月12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南校区校史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高明宇出席开幕式,国际交流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中药学院负责人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中药学院党委书记杨建军主持。

高明宇代表学校向莅临大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学校的红色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和近年来发展建设成果。他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守正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中医药数智化转型升级发展为中药学领域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应主动优化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他希望,青年学者珍惜学术交流和智慧碰撞的机会,敢于突破学科边界、思维定势、认知局限, 尝试用交叉融合的视角探索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之路。他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中药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携手开创中医药事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开幕式后,大会进行专家报告。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侯赛因·哈桑·阿里·亚伯拉罕研究员围绕新型RXR激动剂的发现进行了分享,日本冈山大学本田知之教授聚焦汉方药物库筛选抑制病毒复制的方法进行了阐释,中国药科大学李飞教授重点阐释了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物质基础探索,上海中医药大学栾鑫教授细致讲解了中药来源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发现主题内容,成都中医药大学鲁军教授详细介绍了药物偶联策略赋予中药活性成分创新空间,大连医科大学王超教授围绕靶向FXR/AHR受体蛋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物质研究议题进行了阐述,浙江师范大学蔡倩教授系统介绍了合成方法导向的药物活性分子发现内容,7位专家通过分享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细致讲解各自的研究成果,为中药和传统药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大会报告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王启隆教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庄静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孟大利教授和李达翃教授主持。

会议同时设置了中药传统工艺研究及新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中药物质基础与质量分析研究进展中药及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三个分会场。哈尔滨医科大学王琦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王启隆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绪扩副教授,沈阳药科大学黄肖霄教授、姚国栋教授和吕重宁教授6名专家在分会场作了精彩报告,33名研究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青年学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10月12日下午,大会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成果丰硕,共评选出优秀报告33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不仅彰显了研究的水平,体现了研究的质量,也展现了青年学者广泛的参与度和创新潜力。

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交流互动频繁,现场始终洋溢着思想碰撞的火花与求知的热情,成为了与会学者深化思想共鸣、建立同行联结的坚实纽带与广阔舞台。

此次研讨会为中药学和传统药物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展示了中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加强了中药和传统药物的国际合作交流,带动提升中药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水平,为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融合升级,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审核校对:吕重宁、王欣丽、李宁、杨建军、于鹏宇


上一条:第三届药学高校教师发展研讨会启航 下一条: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来校调研交流

关闭

Copyright ©2004 SYPH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沈阳药科大学 版权所有